我国外汇市场的形成

作者:管理员来源:汇富宝 www.hicn1413.com 时间:2018-04-19 14:24:29

我国自建国后,外汇市场的形成与国内经济体制演变保持高度一致性。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外汇市场基本处于初始阶段。

我国自建国后,外汇市场的形成与国内经济体制演变保持高度一致性。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外汇市场基本处于初始阶段。

1949~1952年我国外汇多为“侨汇”。侨汇指海外华侨寄回国内赡养家属的汇款,是我国初期外汇汇率的主要工具。

在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统一的货币人民币之初,由于人民币没有规定含金量,人民币汇率的确定基本按照“物价对比法”来确定,直到1950年7月8日,随着经济秩序的逐步恢复和全国财经统一制度的建立,人民币才开始实行全国统一汇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公布。

在当时国际环境下,由于国际上的市场封锁,侨汇是当时我国外汇的主要来源。据中国银行统计,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这一阶段,虽然受到种种限制,侨汇收入仍达到1亿美元左右,而1951年我国的外汇储备仅为0.45亿美元。因此,在当时的汇率政策中也就一直存在着“鼓励侨汇”这一条。

这一局面到了1953年后才有了转变,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外贸易由国营对外贸易公司专管,外汇业务由中国银行统一经营。与之相适应,当时人民币汇率是官方制定的固定汇率,只是作为编制计划和经济核算的标准,保持了稳定的方针,只在外国货币贬值或升值时作相应调整,人民币汇率与对外贸易联系并不密切。

为此,人民币汇率主要用于非贸易外汇兑换的结算上,也就不存在浮动的需要。从l955年3月起新币代替旧币,直到1971年11月,人民币汇率在近16年时间里基本保持为2.4618人民币/美元的水平。

到了1973年3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解体,西方国家普遍实行了浮动汇率制。为了避免西方国家通货膨胀及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国也开始改变过去固定汇率的做法,在计算人民币汇价时,采用了盯住加权的“一篮子”货币的办法,主要选用与我国外贸有密切关系的国家和地区的货币组成“货币篮子”,并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加以变动。

在当时美元危机不断发生且汇率持续下浮的状况下,人民币汇率呈现快速升值态势。在1972年人民币汇率偏离2.46人民币/美元后,并于l980年达到1.5元人民币/美元的历史高点。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汇市场进入正式发展阶段,并形成了以银行间市场为核心的外汇交易体系。我国现代外汇市场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4年1月1日,我国取消双重汇率制,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轨,实行以外汇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1994年4月4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正式运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成立。初期,银行间外汇市场仅有外汇即期交易业务。2005年8月,银行间外汇市场正式推出了人民币外汇远期,2006年4月推出了人民币外汇掉期,2007年8月上线了货币互换,2011年4月上线了外汇期权,伦敦金交易平台至此,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已形成了由远期、掉期、货币互换以及期权四类产品组成的结构体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外汇市场主要经历了外汇调剂市场阶段、银行间市场初级阶段、银行间市场发展阶段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的发展新阶段。

改革开放后的外汇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979-1994):外汇调剂市场阶段

改革开放后,我国从1979年起实施外汇留成制度。外汇留成制度是指,创汇企业在出口创汇后被强制结汇,除外资企业和部分国内企业外,企业和居民的经常账户所得的外汇收入必须售给指定银行,企业按一定的比例留存外汇,其余外汇归属国家。外汇留成制度是计划经济的手段,是在为扩大我国出口创汇、支持国家集中使用现汇资金、缓解外汇资金短缺困难的历史背景下的产物。

从银行层面看,当时银行结售汇头寸受监管部门管制,当日盈余或不足部分必须及时抛补,不能超限。为了实现头寸调剂,1980年起开办银行间的外汇额度调剂,允许银行之间以一定价格抛补头寸,并对调剂价格设定波幅限制。为实现外汇调剂,1985年深圳设立首个外汇交易所,1988年上海创办首家外汇调剂公开市场,这些外汇调剂市场并称为外汇调剂中心,至1993年底,全国外汇调剂中心多达108家。但由于各家外汇调剂中心并不联网,当时的外汇市场面临着市场分割、价格差异化等问题,市面上存在多重汇率,阻碍了市场的正常发展。

在外汇调剂市场阶段,外汇交易市场化程度相当有限,企业、银行的行为对外汇供求关系均影响不大,当时并不存在真正的外汇市场。

(二)第二阶段(1994-2005):银行间市场初级阶段

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外汇留成制度取消,转而实行结售汇制度。 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并轨,官方汇率由1993年12月31日的5.80人民币/美元大幅贬值至1994年1月1目的8.70人民币/美元,并实行单一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改变了以行政决定或调节汇率的做法,利用市场机制对汇率进行调节。

对企业而言,其经常项目下的收入及用汇需求的审批被放松,但对资本项目下的外汇收支仍然严格管制。企业有了一定的保留现汇的自主权。

银行层面,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正式建立,通过交易所集中竞价的交易方式,为各外汇指定银行相互调剂余缺和清算服务。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市场进行监督管理,所有头寸调剂都必须通过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不允许场外交易。定价方面,银行以中国人民银行每日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及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为依据,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浮动幅度之内自行挂牌公布汇率。此举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形成机制,规范了银行之间结售汇头寸的调剂,外汇市场因此成为单一的集中竞价交易市场,其深度和广度均得以拓展。

此后,我国又关闭了外汇调剂中心,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买卖全部纳入银行结售汇体系;并对境内居民个人因私用汇大幅度提高供汇标准,扩大供汇范围,超限额货超范围用汇。其间,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为8.3兑1美元。在此之后,汇价固定在8.28兑1美元,上下浮动的幅度很小。

即使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人民币汇率也顶住压力,保持了货币稳定的态势。

(三)第三阶段(2005-2015):银行间市场发展阶段

2005 年7 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根据《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对企业而言,其买卖外汇的自由度进一步提升,随着监管当局不断放宽条件,企业和个人拥有更多保留和使用外汇资金的自由,结售汇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市场预期和需求。2008年4月,强制结售汇制度取消,企业账户限额和个人购汇额度扩大。

银行层面,央行对各银行的结售汇周转头寸管理改为综合头寸管理,结售汇综合头寸限额的管理区间变成下限为零、上限为外汇局核定的限额,银行体系的结售汇综合头寸总限额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而在银行间市场上,询价交易模式诞生,并代替竞价交易,成为市场主导。2006年,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的有关规定,正式引入做市商制度。我国外汇市场同时具备了指令驱动和报价驱动两大模式。此后银行间外汇市场参与主体范围不断扩大,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逐步进入,外汇市场的竞争新格局开始形成。此外,外汇市场技术层面也获得进展,电子网络和信息科技加强了市场配套设施建设,外汇市场电子交易系统成功上线,为日常交易、信息传递、监管监控等提供了便利。

但外汇市场运行情况依然不够理想。首先,外汇市场的活跃程度不强,外汇交易中心的日均外汇交易额较低,低于国际一般水平。其次,外汇市场对汇率的形成作用不大,汇率的市场化程度不高。

第三阶段的外汇市场仍在发展进程中,在制度性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市场活跃程度和定价方面仍有不足。

自2005年汇改以来,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持续进行产品创新。其中,2005年推出人民币外汇远期交易、2006年推出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2007年推出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交易、2011年推出人民币外汇期权交易。目前银行间外汇市场已具有即期、远期、掉期、货币掉期和期权等衍生产品。从交易情况看,银行间外汇市场的结构也趋于优化,汇率衍生品交易量在人民币外汇市场中的占比连续五年保持上升势头。2015年上半年,以掉期为主的外汇衍生品交易约为3.72万亿美元,占银行间外汇市场成交量的50.7%。

(四)第四阶段(2015-):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的发展新阶段

第四阶段的外汇市场发展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展开。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努力自2007年6月首支人民币债券登陆香港后便持续进行,近年来呈加速态势。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是使人民币成为能够跨越国界、为国际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的世界货币。进一步完善、健全我国外汇市场,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有重要意义。

2015年8月,中国央行启动新一轮汇率改革。8月11日,中国央行宣布,即日起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中间价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将相当程度上与美元脱钩,汇率决定的市场化程度提高。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之后的又一个国际储备货币,并成为其中唯一的新兴经济体货币。人民币正式入篮也被各方视为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改革的新起点。

从目前的政策指向概括并推测,未来我国外汇市场的发展方向包括:进一步完善汇率决定机制,人民币在未来几年实现自由浮动;简政放权,继续放松对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管理限制,例如加快资本账户的开放等;为跨境资金流动提供制度安排及保障等。人民币国际化事关国家战略,作为相关产业,外汇市场的市场化水平也将有质的飞跃,市场参与主体进一步扩容,市场活跃程度有望继续提高。我国外汇市场的发展将迎来新阶段。

我国外汇市场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银行与客户之间的零售市场,企业和个人客户在该市场办理结售汇业务;第二个层次是银行间的外汇批发市场,各银行通过外汇交易中心的平台进行外汇交易,平衡外汇资金头寸。从市场规模来看,银行间外汇市场的规模更大,约为零售市场交易量的两倍多。根据国家外汇局公布的数据,2015年上半年,银行间市场交易量为零售市场交易量2.59倍。

目前,银行间外汇市场参与者包括银行、财务公司、基金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及企业集团。银行包括大型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境外银行(境外清算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农村信用联社以及村镇银行。截至2015年6月底,银行间外汇市场共有人民币外汇会员488家,外币对会员132家,外币拆借会员248家。其中,人民币外汇即期做市商30家、远期和掉期做市商27家,外币对做市商16家。

根据2015年上半年的交易数据,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即期交易主要集中在美元对人民币交易,占比93.71%;在非美元交易中,主要是欧元、日元、新加坡元和港币,占比分别为1.79%、1.35%、1.55%和0.65%。在远期和掉期市场,绝大部分均是人民币美元交易。在外币对交易中,USD/HKD以及EUR/USD占比最多,分别占比56%以及30%。目前,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已推出九个货币对的直接交易,但受客盘需求和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市场上的交易币种集中度仍较高。


(汇富宝:www.hicn1413.com)

注册/登录代表您已同意《客户协议书》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