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用市场化手段纾解股权质押平仓风险
作者:管理员来源:汇富宝 www.hicn1413.com 时间:2018-08-22 00:00:00
股市的持续震荡让一些公司的股价跌破股权质押预警线或平仓线,使得股权质押风险再度受到市场关注。包括监管层、上市公司股东、券商在内的市场参与各方都在寻找方法化解平仓风险。
最值得关注的是用市场化手段化解股票质押风险的做法,目前已有的例子是科陆电子。该公司因大股东补仓能力有限,平仓风险一触即发,大股东饶陆华与5家有入股意向的机构协商,最终与深圳市国资委下属国有资本企业达成一致,转让科陆电子10.78%股份,转让价款10.34亿元,这笔款项最终被用于偿还股票质押贷款,不仅释缓了上市公司的股票质押风险,多家银行还恢复了对科陆电子的授信。
没有行政指导、没有监管介入,科陆电子股权转让及定价是完全通过市场化方式协商确定的,这一操作值得有同样风险处置要求的上市公司借鉴。
部分实际控制人风险控制失当是导致股票质押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由于部分上市公司股东对自身资金实力评估不充分,风险防范意识不强,股票质押比例较高,风险相对突出,在市场波动加剧之时,难免会出现部分股东难以补仓的情况。在现有规则和监管指导下,此类合约在实践中,资金融出方主要通过与融入方协商,通过合同延期、补充担保等多种方式进行处理,在一定时间内逐步化解风险,而对于实在难以补仓的,需要引入新股东纾困,而具有国资背景的战略投资方成为首选。一方面,此类民企自身资产质量不差,多因一时流动性困难而陷入困境,估值较低,国资在此时接盘成本较低,也能够帮助上市公司渡过难关;另一方面,国资的进入能够形成对民营控股股东“一股独大”适度约束和制衡,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振市场信心。除困难期引援外,当前地方国资的运作趋于活跃,民营企业牵手国资增强实力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引入国资股东之外,还有一些质押比例不算高的上市公司提前嗅到了风险的味道,主动解除股权质押。仅这几日就有几十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东解除股权质押的公告,其中不少是提前解押,在去杠杆的大趋势下,这些企业的股东一改以往冒进行为,筹措资金、清理变现部分资产,主动降低股票质押比例减压。
总体来看,股权质押风险低于预期。不强制平仓缓解了股权质押风险的短期冲击,更多的应是寻找有意整体承接股权的主体,通过协议转让达成交易。即便最终确实需要进行违约处置的,受股份减持规定等因素影响,直接从二级市场减持的金额较为有限。加之监管层密切监控个别上市公司的高比例质押情况,通过穿透式披露、逐周压力测试等方式预判风险,已做好了风险预案,投资者切不可夸大股权质押风险,造成误解。